咨询服务热线:0160-62317835
位置: 首页 > BOYU SPORTS > 卧室
发布日期:2024-10-07 06:13:02阅读: 次
在神农架国家公园辖区内,生态农业为第一大产业。图为辖区内的生态茶园景色记者李佳霖摄神农架国家公园成为动物的乐园。图为国家公园内大九湖湿地景区鹿苑记者李佳霖摄神农架是我国首个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3项世界级认证于一身的地区,被誉为北纬31的“绿色奇迹”“天然物种基因库”。曾经,乱砍滥伐破坏了神农架生态环境。
而今,在大保护政策和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所采取的史上最严格的保护模式下,神农架恢复了元气,展示给世人更多的“绿色奇迹”。这里有历史可追溯到27.5万年之前的大九湖湿地;有号称“植物活化石”、在地球上已经存活了1000万年的珍稀植物珙桐;是国家濒危、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川金丝猴的栖息地……近日,记者走进绿色神农架,探索它的变迁史——从伐木到护林,从开发到保护,从贫瘠到富有,亲眼看见了现在的神农架——生物多样惊现绿色奇迹,奇峰美景成为富民之源。湖北神农架,拥有被称为“地球之肺”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泥炭藓湿地生态系统,是世界生物活化石聚集地和古老、珍稀、特有物种的“避难所”,被誉为北纬31的“绿色奇迹”。
如今,在这个“天然物种基因库”,仍不断被发现存在着新的生物物种。这样一片让世界瞩目的自然遗产胜地,却曾因乱砍滥伐、掠夺式开发,导致产生泥石流频发、生物物种锐减的生态环境危机。
所幸人们及时警醒,上世纪末,大保护政策让神农架林区逐渐恢复了元气。2016年11月17日,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神农架开启了史上最严格的保护模式。这片面积1170平方公里、占神农架林区总面积35.97%、森林覆盖率高达96%、海拔最高达3100多米的神秘山脉,作为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以不断创新、先行先试的勇气,采取了众多保生态颜值、促绿色发展的举措,守护着“绿色奇迹”长盛不衰。
生态移民保护自然遗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开发神农架这片原始森林,神农架林区建立,由湖北省直接管辖。当时的森工企业还没有明确的环保意识,路修到哪里就砍伐到哪里。
砍伐,致使神农架森林资源损失严重,森林覆盖率迅速由85%下降到63.4%。为了彻底改变这种状况,自上世纪80年代起,神农架相继建立各类“自然保护区”;2000年3月份,神农架全面停止天然林采伐,积极探索保护与发展之路;2016年5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湖北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试点实施方案》,神农架迎来了被全面保护的时代。神农架是我国首个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3项世界级认证于一身的地区,一直以来都是旅游、探险胜地。
“2000年前后,那时的旅游开发较为粗放,旅游旺季时大九湖环湖16公里公路堵满了近2000辆前来旅游的车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这里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游客的旅游体验也很差。”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张志麒说。2012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在神农架召开现场会,提出支持大九湖实施湿地生态移民搬迁,决定对大九湖实施封闭管理,景区内停止一切住宿、餐饮等经营活动,执行游客在景区内需换乘环保车等措施。
经过多年治理,大九湖湿地的生态逐渐得到修复,不仅水质有了明显改善,连许多年都见不到的红腹锦鸡、毛冠鹿等野生动物,现在都能经常看到了。从大九湖湿地核心区搬迁到坪阡镇的生态移民覃万梅说:“当初让搬迁的时候我真的不太愿意,舍不得房子和在景区里的生意。”但2013年拿到拆迁补偿款,搬到山下20公里外的大九湖移民搬迁新镇后,覃万梅在坪阡古镇盖起4层小楼,经营起“奶奶的土吊锅”特色餐饮店,“我还租了3家临街店面搞餐饮,开了一家宾馆,去年一家店的营业额就有300多万元。
建设国家公园后,这里的风景越来越美,游客也越来越多,我的收入也比过去高多了!”覃万梅说:“保护好大九湖的生态环境,也就保住了我们的‘金饭碗’!”徜徉在整洁、漂亮的移民新镇——坪阡古镇,只见精心打造的特色商街店铺林立、古韵悠悠,一派繁华景象。“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实施以来,全面完成立法、总体规划、智库制度和管理能力建设,全力推进稀缺资源保护、生态移民搬迁、开发活动控制、特许经营与旅游活动规范管理等试点任务,开始构建生态保护新模式。”神农架林区党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副书记、副局长王文华说。
生态产业鼓起村民腰包从3250平方公里的神农架林区划出1170平方公里作为神农架国家公园的试点区,涉及5个乡镇25个行政村。没有工业、没有大面积的农业,不能砍伐、不能狩猎,在山高谷深、溪流纵横的原始森林中,这些村民如何生活?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社会事务工作科科长梅拥军说:“国家公园辖区共有8043户2万多人,大多从事绿色生态产业。以生态旅游为主导产业,生态农业(茶叶、中药材种植、种植本地苗木)为第一大产业,其中2748户8286人参与种植中药材。
”神农架因中华始祖炎帝神农氏搭架采药、遍尝百草的传说而得名。神农架常年云遮雾罩,浓雾是喜阴的中草药的“生长素”,因而这里是中药材的宝库。在郁郁葱葱的盘山公路上行驶了半个多小时,记者来到被绿色环抱的下谷坪土家族乡相思岭村。“村里有4个村民小组,共334人。
国家公园成立后,有关部门就扶持我们种植药材,全村共633.5亩耕地,全部是与玉米、红薯等农作物套种的中药材,有独活、当归、玄参、重楼、延龄草、黄连等十几种。村民年人均收入达到8870元,有关部门以奖代补每亩扶持500元,还提供种子。‘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确保了村民的收入。
”土生土长的相思岭村党支部书记冉从虎告诉记者。“下谷乡祖祖辈辈都有种植中草药的习惯,过去是松散种植,销售也是村民自己卖,收入一直不高。
现在全乡有3个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统一进行技术指导和销售收购。经过套种、轮作和林下种植的中草药效益稳定,而且人工种植、不施农药化肥、天然无污染的中药材,既保证了农民增收,也保护了生态环境。
”乡干部卢芳说。那些当年的伐木工人,如今多数成为另一个生态产业——旅游民宿和生态茶产业的生力军。今年50岁的木鱼镇青天村土家山庄主人杨明华,向记者讲述了自己从种田伐木到发展旅游民宿的转型增收致富路。
“我15岁的时候,神农架是真正的原始森林。但后来,经过多年的砍伐、开荒种地,神农架的生态环境变坏了,还经常发生泥石流。
2000年前,我主要是伐木种田、采药打猎。现在我经营农家乐、种茶、发展旅游业。
以前一年的存款是1000多元,而现在每年至少有10万元以上的存款。我和村民都富起来了,是靠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得来的。”杨明华说。神农架积极探索国家公园体制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道,在严格保护的前提下,辖区内所有的产业全部生态化,辖区内村民的生活因此发生了巨大变化。
生态文明成就自然课堂国家公园的一大重要功能,是开展自然环境教育,为公众提供亲近自然、体验自然、了解自然的大课堂。“这里生物多样性资源极其丰富,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珙桐、红豆杉等25种;有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金丝猴、金钱豹、黑熊、林麝、金雕、猕猴等87种,特别是旗舰保护物种神农架川金丝猴种群是我国独有的。这里还是全球34个物种最丰富且受到威胁最大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
”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科学研究院院长杨敬元告诉记者。“经调查,神农架仅野生花卉资源就有82科213属1638种。在从2010年至2015年组织实施的神农架地区本底资源调查中,又发现了一批新生物类群,而且这些发现还在继续。
”杨敬元说,神农架的生物多样性数据一直为中国、为世界带来惊喜。在大九湖湿地馆的镇馆之宝——泥炭柱前,张志麒介绍:“这里泥炭沉积的年代可以追溯到27.5万年之前。
泥炭的沉积受泥炭藓等植物的生长影响,泥炭藓生长很慢,一年才长10厘米,但它的生长间接反映了华中地区古气候的变化,因此大九湖湿地被称为‘华中地区古气候演变的自然档案馆’。”在神农架国家公园,记者看到最多的是各种各样的科学馆,包括湿地馆、自然展览馆、地质馆、生物馆、科考馆等,它们记录着神农架的“前世今生”和在地球上独特的生态地位,也是天然的科普场馆及重要的科研平台。
作为三峡库区的绿色屏障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水源涵养地,神农架亟待受到更严格的保护。为了保护好这片“绿色奇迹”,神农架国家公园划分为严格保护区、生态保育区、游憩展示区、传统利用区4个功能区。严格保护区和生态保育区面积占神农架国家公园总面积的93.3%,体现了“保护第一”的原则。
神农架国家公园设有4个管理处、8大管护中心,拥有200多名专职巡护员,还聘用了当地716位农民为生态管护员。神农架国家公园信息管理中心主任彭林鹏介绍,公园目前整合多种技术平台,初步建成并运行了围绕“天—地—人”“点—线—面”“打得通、看得见、全监控、能预警”的景区游客流量预警系统,开展了森林资源健康体检航空遥感监测与巡护。通过建设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护的“天网”和人工巡护加电子围栏、地面固定摄像头等监管的“地网”,实现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监管全监控、无死角。在探索解决保护与发展难题的过程中,神农架实现了“三个转变”,即由伐木人向护林人、由“木头经济”向以旅农林为主导的“生态经济”、由深山穷区向生态旅游名区的转变。
护林员邵荣虎一家三代的故事在神农架最具典型性:爷爷是神农架的伐木工人,父亲邵定春的职业生涯是一半砍伐一半护林,而邵荣虎从一入职就是护林员。作为神农架国家公园大九湖管理处坪阡管护中心最年轻的一代护林员,邵荣虎身配FDA巡护终端、红外相机等高科技设备,行走在自己管护的上千亩林区,心里充满自豪和喜悦。如今的神农架正在向建设国家公园、建设世界著名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生态旅游示范区的目标迈进。神农架已开始进入科学保护、绿色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示范的新阶段。
“公园里先行先试的经验,最后必然会在整个神农架林区推广,科学系统的生态文明理念,终将使地球上的这块‘绿翡翠’闪烁出更加璀璨的光芒。”王文华像许多神农架人一样,都有这样的目标和憧憬。
70年,弹指一挥间。神秘浩瀚的原始林区神农架,在历史的变迁中华丽转身。(记者李佳霖)。
本文来源:BOYU SPORTS-www.0467buy.com